“書呆子、吉他手和愛狗人士”是黃循財在社交媒體上寫下的個人簡介。他會在網絡上分享家庭故事,上傳自己彈奏吉他的短視頻,是各大平臺上擁有諸多“追隨者”的新加坡“網紅”政客。2024年5月15日,這位網絡上的意見領袖,在新加坡總統(tǒng)府前,正式迎來了自己的新身份——新加坡建國以來的第四任總理。
相較于此前執(zhí)政新加坡20年的前總理李顯龍,黃循財并非典型的“精英政客”,甚至在新加坡之外,公眾對其的了解都相對有限。然而,面對“一個充滿動蕩和變數的世界”,新加坡最終為何選擇了黃循財呢?
“會想一起喝啤酒的男人”和他背后的考量
“他也是那種你會想一起喝啤酒的男人(He is also the kind of bloke you could drink a beer with)。”《經濟學人》曾這樣形容黃循財。而黃循財身上的親和力與“接地氣”,與其成長經歷不無關系。
1972年出生于新加坡的黃循財,祖籍中國海南,自小在祖屋里長大,爸爸曾在馬來西亞生活,后從事銷售工作,喜歡學習英語、看書、音樂并熱心社區(qū)事務,在黃循財兒時就教他玩吉他;而他媽媽則是一位老師。黃循財從小并未接受精英教育,高中畢業(yè)考獲由新加坡政府頒發(fā)的公共服務委員會獎學金得以赴美國留學,學成歸國后,進入新加坡公務員行列。
“出生于普通家庭,就讀于普通學校,讓黃循財相當‘接地氣’,相比從小就讀于精英學校的政治家來說,他被認為能更好地理解普通民眾的訴求,同時普通學校的畢業(yè)生能夠出任總理,也為相當‘內卷’的新加坡社會帶來一些寬慰?!敝袊襟w《第一財經》這樣評價道。
實際上,建國近60年的新加坡,社會訴求已發(fā)生了巨大的變化。與其說是“出身基層”的黃循財給新加坡社會帶來了一絲寬慰,不如說是新加坡社會希望出現(xiàn)一位更“懂我”的領導者,于是執(zhí)政黨推出了這樣一位符合預期且能力過關的“接班人”。
畢竟,在下一屆大選前贏得民心,對于執(zhí)政黨尤為重要。
新加坡將在2025年11月前迎來大選,新加坡人民行動黨自1965年起執(zhí)政至今。在2020年的大選中,人民行動黨得票率為61.2%,較2015年大選的70%出現(xiàn)下滑,反對黨則取得有史以來最好戰(zhàn)績。對照2018年馬來西亞大選執(zhí)政逾半世紀的“國民陣線”敗選,新加坡很難不以此為“前車之鑒”。
而在2020年的大選中,曾被視為“第一候選接班人”的王瑞杰在自己的選區(qū)以53%的支持率險勝。而黃循財所在的馬西嶺-油池集選區(qū),4位人民行動黨議員仍以68.7%的支持率獲勝,遠高于該黨的全國總體得票率。
“誰能帶領人民行動黨贏得選舉,是成為新加坡第四代領導集體(4G)領導人推選的一個重要考慮因素?!毙录悠鹿芾泶髮W教授、前國會議員陳慶文在接受《中國新聞周刊》采訪時這樣表示。當然,黃循財曾在6個政府部門擔任過政治職務,并在其中4個部門擔任過部長,這為其政治之路奠定了多元化和強大的基礎;而他在領導新加坡抗疫工作中的突出成績,以及面對民眾苦難時表現(xiàn)出的充分共情能力,更讓他聲名鵲起,獲得了民眾賞識。因而,在2021年,王瑞杰作出不“接棒”的決定后,黃循財在人民行動黨19名高層投票中獲得15票支持,最終成為新加坡總理接班人。
延續(xù)與創(chuàng)新
5月13日,黃循財宣布內閣改組。根據新內閣名單,黃循財接任總理后繼續(xù)掌管財政部;65歲的顏金勇升任副總理后也會繼續(xù)管理貿工部;63歲的現(xiàn)任副總理王瑞杰將繼續(xù)擔任原職,其他內閣部長的職務不變。這樣的安排無不展現(xiàn)了黃循財施政的延續(xù)性和傳承意味。值得注意的是,李顯龍應邀留在內閣,擔任國務資政,現(xiàn)任國務資政兼國家安全統(tǒng)籌部長張志賢同樣留任。
“黃循財從政僅13年,資歷和經驗不算豐富,外交與國家安全事務更是其短板,因此,李顯龍在國際政治領域的豐富經驗,以及‘三朝元老’張志賢在國防與安全事務中的履歷,都將有效地彌補黃循財團隊的短板,應對快速變化的外部環(huán)境。”國際政治專欄作家胡毓堃撰文指出,“李顯龍和張志賢的留任,完全符合人民行動黨一以貫之的權力過渡邏輯,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黃循財不會從根本上改變新加坡的立國精神、執(zhí)政黨的施政理念、‘小國大外交’的國際戰(zhàn)略。”
“新加坡政府還是原來的政府,是換了一位領導人,而不是換了一個新政府?!泵苄髮W安娜堡分校新加坡裔教授林愿清在接受《中國新聞周刊》采訪時這樣說道。盡管未來,黃循財大概率會有賴于協(xié)商、集體領導的模式,但這并不意味著他沒有自己的施政理念。
實際上,從黃循財上任新加坡副總理三周后便正式發(fā)起的一場“新加坡攜手前進”運動中,已能明顯看到黃循財團隊與往屆領導者不同的執(zhí)政思路。面對經濟增長放緩、生活成本上升、人口老齡化、移民等問題,以及國際社會的地緣政治挑戰(zhàn)、氣候變化和供應鏈重組等問題,黃循財團隊將比前任更注重人文關懷,關注年輕一代、弱勢群體的訴求,注重國家的持續(xù)性發(fā)展,以保證全民共享發(fā)展的紅利。
不親華不親美,親新加坡
“新加坡作為多元開放的小國,無法擺脫大國競爭帶來的地緣政治緊張,以及日益普遍和猖獗的保護主義與民族主義,必須加強國家認同感和互信,才能應對內憂外患?!秉S循財在其就職演說中這樣表示。
一直以來,新加坡都在中美兩個大國之間奉行“平衡外交”,與兩國的利益非常復雜。新加坡最大的貿易伙伴是中國,最大的外國投資來源則是美國。過去幾年間,新加坡跟美國維持關系的同時,并未忽視與中國的往來。2023年,新加坡跟中國剛舉行了自貿協(xié)定升級談判,并將雙方關系提升為“全方位高質量的前瞻性伙伴關系”。未來,新加坡大概率也將延續(xù)現(xiàn)有外交政策。5月初,黃循財在接受《經濟學人》專訪時就曾強調,新加坡既不是支持中國也不是支持美國,而是“支持新加坡”(pro-Singapore)。然而,隨著美國奉行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等政策,新加坡要在中美之間繼續(xù)實行“平衡外交”,對于黃循財團隊而言,顯然是更為嚴峻的挑戰(zhàn)。
黃循財在演說中還指出,亞太地區(qū)現(xiàn)在面對的是一個充滿沖突和競爭的世界,因此必須適應新的現(xiàn)實,適應“一個更加混亂、更加危險和更加暴力的世界”,加強與遠近國家的伙伴關系。
作為近在咫尺的鄰居,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的合作有望得到良好延續(xù)。馬來西亞與新加坡是彼此在全球第二大貿易伙伴,在東盟最大貿易伙伴。2025年,馬來西亞還將與新加坡紀念建交60周年。5月16日,安華首相在黃循財履新后致電祝賀其出任新加坡總理,同時也邀請他盡快訪馬。就在4個月前,馬新兩國部長剛在雙方總理的見證下,簽署了成立柔佛-新加坡經濟特區(qū)(Johor-Singapore)的諒解備忘錄,這一經濟區(qū)有望提升兩地的經濟吸引力。而由點及面,未來馬新兩國,甚至新加坡與“遠近”國家間的各項合作,都值得我們予以關注與期待。
來源:《中國東盟商界》雜志
文:黎 敏
審定:林 涵
Copyright 2006-2013 廣西中傳傳媒有限公司 桂ICP備14000177號-1
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0186號桂ICP備14000177號 版權所有